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波蘭卡托維茲緊張進行中。一系列數據提醒人們,減排壓力依然很大,需要與會各方展現更積極的姿態(tài),加強協作,共同推進全球氣候多邊進程。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在這屆大會前,已有多份科學報告陸續(xù)指出,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據世界氣象組織統(tǒng)計,歷史上有記錄以來20個最熱年份都出現在過去22年,其中最近4年占據了排行榜前4位。2018年,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xù),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極端天氣等并無弱化跡象。
分析認為,如果碳排放年復一年地上升,會讓全球經濟以及數十億人的生活面臨風險,未來多個世紀我們都可能要承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2017年,與氣候和天氣有關的災害已導致全球經濟損失3000多億美元以及約1萬人死亡。
盡管減排形勢緊迫,有關專家還是列出了讓人感到樂觀的3個因素:關鍵技術正走上正軌,非國家層面的減排努力正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支持更大膽的氣候目標。此外,低碳轉型正在加速,其速度超過相關專家的預測。
確定完整實施細則才能釋放《巴黎協定》潛能
“我們沒有時間進行無止境的談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本次大會的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表示,對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來說,應對氣候變化是生死攸關的問題。目前已沒有時間進行無止境的談判,只有確定完整的實施細則才能釋放《巴黎協定》潛能,在各方之間建立信任,明確各國嚴肅對待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
本次大會是《巴黎協定》簽署以來最為關鍵的一次會議。2015年底通過的《巴黎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后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了安排,但目前各方在一些問題上仍有不少分歧。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以“自主貢獻”方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yè)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在這屆大會上,一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也選擇公開展現各自在2020年前已經開展的氣候行動,其中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的勇氣。”《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zhí)行秘書埃斯皮諾薩說,“我們必須在這次氣候大會上有所行動,而且要做更多。”
已經參加10多年氣候變化談判工作的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對記者表示:“氣候變化談判不是零和博弈,這是關乎全人類利益、全球氣候生態(tài)的事,各方都能找到契合點,因此談判應本著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態(tài)度尋求共同利益。”
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巴黎協定》本身就是各方平衡的成果,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也需要各方的平衡和妥協,比如在責任和義務上如何體現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區(qū)別。
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大會舉行期間,中國代表團將舉辦25場邊會,從氣候變化政策到節(jié)能減排舉措,從環(huán)保理念宣傳到生態(tài)產業(yè)發(fā)展,多角度向世界宣傳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和經驗,以及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中國在實現自身氣候目標的投入上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已經提前3年完成了2020年相關目標。中國在氣候行動和經濟發(fā)展上展現的相互促進的目標,有助于鼓勵其他國家提升雄心來創(chuàng)造一個可持續(xù)和繁榮的未來。”埃斯皮諾薩日前表示。
據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介紹,2017年以來,中國政府在調整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等方面采取一系列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17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約46%,已超過2020年碳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
第三世界網絡氣候變化項目高級法律顧問拉曼表示,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起到了表率作用,在降低碳排放量、發(fā)展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國的成功經驗能夠幫助許多既想實現自身經濟發(fā)展、又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愿望的發(fā)展中國家。
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氣候變化高級研究員切瓦利爾說:“在歷屆氣候大會上,中國都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互相協調,互相支持。這次氣候變化大會能否協調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立場,落實《巴黎協定》各項目標,中國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參加大會時表示,希望各方能夠精準解讀、忠實落實《巴黎協定》精神和條款,把維護《巴黎協定》精神和原則作為解決分歧的根本遵循,嚴守公平、“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落實自下而上、自主決定的機制安排,照顧各方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關切,確保大會達成一個全面、平衡、可實施的《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一攬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