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軍事 > 軍事天地
投稿

外媒揭秘中國四位一體大洋監(jiān)測系統(tǒng) 或成潛航艦末日

2018-02-01 00:46:35 來源: 參考消息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29日發(fā)表尤金·K·喬的文章《中國有一個在太平洋深處發(fā)現美國海軍潛艇的計劃》稱,隨著其進一步向國外投放力量,中國正在浩瀚的太平洋建設水下傳感器網絡,以探測潛艇,同時加強海軍的能力。

報道稱,這個已部署的水下監(jiān)視網絡利用浮標、無人潛水器、艦艇和衛(wèi)星組合來搜集世界航道的數據?瓷先o害的傳感器被用來測量水溫、鹽度、洋流和含氧量,不過這種科學數據對于開展水下軍事行動很重要。

潛艇依靠聲吶來發(fā)現、跟蹤和攻擊目標,不過水溫和鹽度決定聲波傳播的速度和方向。在確定敵人艦艇方位以及穿越危險區(qū)域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幾十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全世界的海洋中搜集這種數據,近年來開始借助于無人駕駛的水下滑翔機。2016年,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不久,中國捕獲了一臺在南中國海國際海域開展活動的美國滑翔機,引發(fā)了一起國際事件。

報道稱,鑒于特朗普政府更具對抗性,而且美國海軍加強了在南海的巡邏,中國尋求迅速提升其深海數據收集能力。

去年,中國成功試驗了由12臺水下滑翔機組成的水下滑翔機集群,這種水下滑翔機一次可以運行一個月。不過,與美國滑翔機不同的是,中國的滑翔機能夠實時傳回數據。中國的水下滑翔機還創(chuàng)造了最大下潛深度和最大航行距離的世界紀錄。

除了滑翔機,中國還在西太平洋水面下1300多英尺(約合396米)深處建造了一個通信網。那些深海傳感器通過太陽能浮標連續(xù)不斷地向衛(wèi)星發(fā)送數據。然后將搜集到的信息傳送到3個情報中心進行分析。

報道稱,一旦中國的潛艇必須隱藏起來,不能浮出水面接收信息,它們裝備的強大算法系統(tǒng)能夠根據傳感器搜集到的有限信息來預測水文狀況。

中國的傳感器網絡從第一島鏈穿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延伸到非洲東海岸。

報道稱,不過,中國海洋活動加強的目的不僅在于保護其貿易利益,還意在阻遏美國海軍。本月早些時候,中國透露它已經在關島附近的深海中放置了兩臺先進的水聲傳感器。除了用于科學研究,這兩臺強大的聲學傳感器能夠探測到潛艇在南中國海的活動,甚至能夠截獲通信。

據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高級副總裁詹姆斯·劉易斯說,這個傳感器網絡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實力不斷增強的表現。劉易斯對《南華早報》說:“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大國,而且它的行為也像一個大國。所有的大國都在海底布設傳感器陣列用于反潛戰(zhàn)。”

不過,與美國海軍的能力相比,中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于永強說,雖然中國在潛艇進攻能力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仍然落后美國很多。于永強說:“我們的萬里長征才邁出一小步。”

 
責任編輯: 王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