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舊聞解密
投稿

促使紅軍提前長征的絕密情報

2017-10-13 23:03:32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董少東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1934年,就在蔣介石為其“圍剿”紅軍制訂的“鐵桶計劃”即將實現而躊躇滿志之時,這份絕密的作戰(zhàn)計劃卻送到了中共中央手中。二萬五千里長征開始了。毛澤東在長征突破烏江天險后曾感慨:“我們這些人能活著出來,搞情報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搞情報的同志”,關鍵的兩個人,一個是國民黨少將莫雄,一個是真名隱于歷史幾十年的項與年。
 
                              1956年,項與年(左)與莫雄重逢時合影.jpg
                            1956年,項與年(左)與莫雄重逢時合影
 
                                   “莫大哥”
    莫雄在國民黨內素來為人正直,富有正義感,被尊稱為“莫大哥”。
    莫雄是蔣介石的“救命恩人”,剛認識蔣介石的時候,莫雄對他頗有好感。1925年,粵軍中將師長莫雄所屬部隊被蔣介石以“反革命軍隊”的罪名繳械,莫雄被迫逃往澳門。莫雄政治上完全不再信任蔣介石,這也是他日后向中共情報組織靠攏的基礎。
    賦閑上海期間,莫雄偶遇了他在粵軍時的舊部劉和珍的哥哥,中共地下黨員劉啞佛。經
    劉啞佛介紹,莫雄成為特科的重點統戰(zhàn)對象。莫雄提出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上海地下黨負責人之一李克農認為:“你(指莫雄)是革命的老前輩,孫先生的忠實信徒,你參加共產黨的請求黨是歡迎的。組織上認為你在國民黨中資歷老、社交廣。因此,為方便工作起見,以暫不參黨為宜。”
    莫雄在國民黨中留了下來,一直暗中幫助共產黨,但終生未加入共產黨。
 
                                                1936年,莫雄棄守畢節(jié),配合紅軍長征。圖為國民黨軍上司議處莫雄的電報。.jpg
                                                          
                                            1936年,莫雄棄守畢節(jié),配合紅軍長征。圖為國民黨軍上司議處莫雄的電報 
                                   
                                 “鐵桶計劃”
    據國民黨當時資料中的統計,從1933年開始第五次“圍剿”到1934年秋紅軍長征前夕,
    僅在江西蘇區(qū)周圍其碉堡總數即達14294座,形成了“滴水不漏”的“鐵桶陣”。1934年9月,中央蘇區(qū)只剩下七八個縣城。時任中華全國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的陳毅形容,當時蘇區(qū)的狹小地域“拿梭鏢一捅都能戳穿”。
    9月下旬,蔣介石在廬山牯嶺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制訂了最后“圍剿”紅軍的“鐵桶計劃”:調集150萬大軍、270架飛機、200門大炮,以分進合擊、鐵壁合圍的新戰(zhàn)術,從四面八方形成包圍圈,架起30多道鐵絲網,構成嚴密火力網,組織幾十萬大軍逐步向瑞金推進,包圍半徑距瑞金150公里。最后將紅軍主力壓迫到很小范圍進行決戰(zhàn)。
    牯嶺軍事會議在極其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甚至連《蔣介石年譜》中也沒有具體提到這次會議。莫雄回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最陰險毒辣、規(guī)模巨大而又布置周密的軍事計劃!若此計劃得以實施,則紅軍的處境不堪設想!”
    牯嶺軍事會議一結束,莫雄就帶著全套的“鐵桶計劃”下了山, 他的贛北第四行署和保安司令部里,由上海地下黨組織安排了十幾人。莫雄把文件交給劉啞佛、盧志英和項與年。隨后,這份鐵桶計劃”被緊急送往蘇區(qū)的黨中央。
                                                 敲掉門牙送情報
    1996年7月,紀念項與年的文集《山路漫漫——項與年的革命生涯》即將出版,習仲勛同志為此書作序,在序言中這樣寫道:“他(項與年)最為輝煌的一頁,是他和戰(zhàn)友在獲得廬山會議‘剿共計劃’這一重要情報后,為了及時送到中央蘇區(qū),敲掉門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鎖線,日夜兼程,把這一關系革命全局的重要情報及時送到瑞金,親自交到周恩來手中。”
    蔣介石的“鐵桶”再結實,也終究成了一只“漏桶”。在這只“鐵桶”上鑿出最大窟窿的莫雄,很明白自己此舉是押上了身家性命。他在回憶錄中感慨慶幸:“幸而他們(項與年等)干得都很漂亮,蔣介石在圍剿計劃泄露后也沒有向下追查,否則查到我身上,要我拿出那些文件來,我將必死無疑了。”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身在香港的莫雄就接到了葉劍英的親筆信而回到廣州。一見面,葉劍英就說,南下之前,毛澤東主席就囑咐他,到廣東后要找到莫雄,莫雄是我們黨的老朋友、老同志,無論他過去犯過什么罪,都要安排他工作。就這樣,莫雄先是被安排到北江治安委員會協助解放軍剿匪,然后回到廣州,到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工作。
    將“鐵桶計劃”的情報交給周恩來之后,項與年因為身份曾經暴露,改名梁明德繼續(xù)從事秘密情報工作,一直在天津北方局和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同習仲勛、李克農等一起,來往于西北軍和東北軍上層人士之間,從事情報、統戰(zhàn)工作。
    1978年,項與年病逝。習仲勛聞訊,親筆寫下1000多字的唁電。18年后,后人編著項與年紀念文集,習仲勛再次操筆撰文,熱情贊嘆項與年。“他生前對自己的歷史從不宣揚,連向自己的子女都很少談及”。
    1956年,項與年終于在報紙上看到了闊別30余年的老朋友莫雄。李克農也一直惦記著這位老朋友,他讓項與年去廣州接莫雄到北京,參加國慶典禮。葉劍英元帥也在家中擺酒宴請兩位英雄,熱情贊揚他們的歷史功績。
    莫雄為人重義,結交廣闊,方方面面、各色人等都有朋友,因此還得了個“五色將軍”的外號。而他一生最珍視的,就是與共產黨的這份特殊友誼。這個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五色將軍”,有著最閃亮的紅色底色。在回憶錄中,他寫道:“‘黨的老朋友,老同志’,是對我一生最大的肯定。”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