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房產 > 買房維權
投稿

有房本的注意了!這些情況房子寫了你名字也不是你的!

2018-10-11 23:48:56 來源:山東高法微信公眾號 工人日報客戶端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婚前婚后

房產登記寫誰的名字

一直是梗在小兩口心口的一根刺

除了法律因素、感情因素

往往還會因父母的介入

變得異常復雜

讓一些年輕的新人感到困惑

開始登記你的名字

房子就是你的了嗎?

請隨小編往下看!

房產登記了你的名字,房子未必是你的

有房本的注意了!這些情況房子寫了你名字也不是你的!

 

前不久,南京六合法院處理了一起物權確認糾紛案件。

錢某(男)和徐某(女)結婚前,錢某的母親為兩位準新人出資購買了一套房屋,房屋登記在徐某的名下,并以她的名義辦理了住房按揭貸款。

可是這段婚姻并沒有持續(xù)很久。結婚四年后,雙方提出了離婚。錢某認為這套房屋應該是雙方共同財產,而徐某則堅持房子是自己的個人財產。錢某為了明確房子是雙方共同所有,將徐某告上法庭,要求依法確認這套房產為雙方共同所有。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了當事人結婚進行出資購買房屋,由當事人婚后進行還貸,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配偶名下,應當視為對當事人雙方的贈與,該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理由如下:

一、雙方即將締結婚姻關系系父母為子女出資購房愿意登記在子女配偶名下的客觀前提,正是由于雙方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父母才會同意將出資所購房屋登記在其子女的配偶名下,父母的真實意愿是為子女購房,用于子女及其配偶婚后共同生活居住,其出資應當系對子女及其配偶的共同贈與;

二、房屋雖登記在子女的配偶名下,將該房屋認定為子女的配偶一方所有,顯然不符合父母作為出資人的真實意愿,子女的配偶主張父母出資系對其單方贈與的應當舉證予以證明;

三、將房屋認定為父母對子女的單方贈與與房屋登記在子女配偶名下的客觀事實明顯不符,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結合權屬的實際登記狀況綜合進行考量;

四、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符合夫妻雙方在購房時對房屋產權歸屬的心理預期,考慮到房屋雖登記在配偶名下,在雙方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貸款為生活之常態(tài),將所購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亦更為適宜。

房產登記,這五種署名如何處理?

有房本的注意了!這些情況房子寫了你名字也不是你的!

 

第一、登記“準夫妻”二人的名字

這是大多數戀人特別是女孩子的觀點。他們認為,既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未來也是給他們居住的,當然應該寫戀人雙方的名字。

如果采用這種方案,那么房屋將被認定為夫妻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如無“借條”等其他證據,父母的出資也將被認定為贈與夫妻兩人,歸雙方共有,若出現離異,父母也無權索回出資錢款。

但如果購房后“準夫妻”并沒有進行婚姻登記,而是分手,那么“準婚房”仍將認定為雙方共有財產,貸款也是為雙方的共同債務。

第二、登記父母的名字

這是很多男方家長的觀點。他們認為,雖然房子買了是結婚用的,但畢竟戀人們還沒有登記,有的期房還要等一年多才能交房,到時候分手了該怎么辦。況且首付款全是父母出的,戀人們并沒有什么投入,因此寫父母的名字也比較保險。

如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被認定為父母的財產,貸款也認定為父母的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也由父母享有或承擔。但如果結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一方雖無法主張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向父母的借貸,并要求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

第三、登記男方及其父母的名字

這種做法也較為普遍,往往是因為男方的父母出了全部的首付款,未來還貸也主要依靠男方的收入,這婚房應算是男方家的財產。

若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認定是男方及其父母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為他們的共有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由他們共同享有或承擔。

而男方的相應產權份額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根據新的婚姻法,這部分財產并不因結婚而產生共有的結果。但如果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女方雖無法主張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夫妻共同財產,并要求男方及其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產權證登記在女方及其父母名下的法律后果亦是這樣。

第四、登記雙方父母和“準夫妻”的名字

很多人認為,與其那么麻煩,不如把雙方所有人都登記上,這樣大家都有權利,公平合理。

此種情況下,房產為家庭共有財產。在離婚訴訟中,不宜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應在離婚后另行訴訟進行分割。

第五、登記男方或女方的名字

1、在由“準夫妻”中的一方或一方的家庭獨自承擔所有房款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婚后因父母的介入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很多戀人選擇了這種方案。這種情況需要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其一: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僅僅登記在該方子女的名下,根據新婚姻法的規(guī)定,這屬于該方子女的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也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若出現離婚,該房產仍屬于原產權人;

其二: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但登記在未出資的另一方名下,法院通常認定為一種附條件的贈與行為,應按照雙方約定判斷房屋所屬。

2、在由“準夫妻”中的一方或一方的家庭承擔首付,婚后夫妻雙方共同還貸的,也應該從兩個角度分析:

其一: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僅僅登記在該方子女的名下,由夫妻雙方共同還貸的,視作該方子女婚前財產,如若離婚,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夫妻共同財產,并進行分割;

其二: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資,登記在未出資的另一方名下,由夫妻雙方共同還貸的,視作男女雙方共同財產。

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有5種弊端

有房本的注意了!這些情況房子寫了你名字也不是你的!

 

1、買房不能貸款

如果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購買方是未成年人一人,則該房屋買賣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

2、孩子獨立買房時可能多付首付

如果孩子和父母沒有共有房產,即父母房產證上沒有孩子的名字,那么孩子成年后購買首套房時,按照政策首付三成,并可享受首套優(yōu)惠房貸利率。

如果孩子在限購政策出臺前,在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房產不超過2套,根據政策,成年后可獨立購買1套住房。

3、父母不能隨意處置房屋,確需處置時手續(xù)麻煩

父母不能隨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必須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若其出現重大疾病需要錢來治療或生活學習需要等。必須提供監(jiān)護人簽名保證其具有監(jiān)護人資格和出售房產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證書,保證書須經公證處公證。

另外,父母出售房產所得款項應全部用于撫養(yǎng)未成年人。否則,日后孩子一旦提出異議,認為父母侵犯其合法權益,父母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4、父母離婚時易出糾紛

如果夫妻離婚,以未成年孩子名義購置的房產歸屬往往會引起法律糾紛。

如果房產不作為共同財產來分割,那么該房產應屬承擔撫養(yǎng)孩子義務的一方與孩子共同居住,可能會由此引發(fā)撫養(yǎng)權爭奪局面。

5、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難且無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處分房產

如果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父母想收回房屋將會有很大的法律障礙。實踐中已有子女成年后將房屋出賣,不讓其父母居住的情況發(fā)生。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