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重磅觸及
投稿

這一輪疫情,為何有那么多無癥狀感染者?

2021-01-27 06:42:02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人們都渴望用一個團圓的春節(jié),與魔幻的2020年正式告別。但近期在黑龍江、河北、吉林、上海等地爆出的本地病例,給這份期待籠上了陰霾。

無癥狀感染者成了這一輪疫情的焦點。在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數據中,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里,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所占比例幾乎都在10%以上。

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對無癥狀感染者的定義是:“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fā)熱、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且 CT 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者。”這一群體和確診病例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缎滦凸跔畈《痉窝追揽胤桨浮罚ǖ谄甙妫┲幸衙鞔_指出,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一名無癥狀感染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或體征,即會在24小時內被訂正為確診病例。這也是近期不斷出現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的原因。

吉林的無癥狀感染者,是如何成為“超級傳播者”的?

由于缺少臨床癥狀,無癥狀感染者在接受流行病學調查前,表面上與健康人群無異。因而一名處于潛伏期的無癥狀感染者,很容易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將病毒傳播給與其密集接觸的人員。

在聚集性的場合,結果會愈加不樂觀,吉林“以一傳百”的事件就是典型案例。被稱為“超級傳播者”的那名個體營銷人員,在被追蹤為黑龍江省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之前,曾多次搭乘火車往返于黑吉兩省,并曾前往吉林公主嶺市和通化市舉辦養(yǎng)生培訓課程。

2021年1月12日,他被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而根據吉林衛(wèi)健委在1月11日到1月18日公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與他直接接觸并最終感染的87人中,有7人直接被診斷為確診病例,剩余80人為無癥狀感染者;這87人的密接者中,后來又有34人成為無癥狀感染者,2人被直接確診。

其中需要厘清的事實是,疫情之所以在吉林兩市迅速發(fā)酵,并非所謂的“超級傳播者”攜帶的病毒傳染力異乎尋常,而是因為其職業(yè)特殊性使其在短時間內與大量人員密切接觸。這在其他省市的疫情中也能找到印證。

同樣棘手的是超長潛伏期病例

根據當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研究結果,新冠病毒的潛伏期是1天到14天。因而對確診病例密接者、境外輸入人員等人群的隔離醫(yī)學觀察期限,通常也以此為基準。

以無癥狀感染者的隔離管理為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中寫道:“無癥狀感染者應當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 14 天,原則上連續(xù)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

但近期的個別超長潛伏期病例,對14天標準構成了挑戰(zhàn)。比如下圖中的病例1與病例3,最初作為“真”無癥狀感染者,在14天的隔離期內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病例2從接觸后期確診病例到自身出現癥狀,歷時也接近14天。這些病例的出現也意味著,結束集中隔離后繼續(xù)進行居家隔離和社區(qū)觀察,是有必要的。

聚集性疫情中的超級傳播者與超長潛伏期病例,并不是首次出現。他們之所以在當下成為焦點,是因為在不少省市維持了長時間的零新增記錄后,幾乎已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又一次面臨被打破的危險。但經歷了與病毒共存的2020年,我們都習得了一些應對疫情的經驗。比如不少省市推出的“14+7+7”健康觀察政策,以及對各類密接人員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均有助于迅速鎖定潛在風險人群,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

出現在疫情通報中的新增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均處于隔離觀察之中,因而疫情數據雖有小幅度增長,現狀仍是可控的。

但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我們仍需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如何在維持正常生活與遏制病毒傳播之間找到平衡,對于個人和社會管理者,都是更考驗智慧的事。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